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480
5月6日上午,水利部组织防汛会商,分析南方地区雨情汛情形势,安排部署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会商后,水利部向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贵州12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部门及相关流域管理机构发出通知,要求强化值班值守和会商研判,滚动开展雨水情监测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科学调度水工程拦洪、削峰、错峰,加强城市洪涝联排联调,紧盯重点地区和部位风险,突出抓好山洪灾害防御和中小河流洪水防范,强化水库、堤防巡查防守和应急抢险,落实病险水库和在建工程安全度汛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眼下,“自然+村咖”“人文+村咖”“休闲+村咖”“特产+村咖”等创新运营模式在各地乡村层出不穷。以浙江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有“村咖”2600余家,相关从业人员近万人,其中40岁以下青年群体占近七成。“村咖”,正成为中国乡村活力的新呈现窗口。(完)
据皇岗边检站有关负责人介绍,假期期间,皇岗、福田口岸客流与往年相比,高峰时段更早、时间更长、峰值更高,并呈现客流量大、港澳居民占比多、举家出行多、组团旅行多的“一大三多”特点。皇岗、福田口岸假期日均出入境客流量分别超6.2万人次、20.9万人次,每小时最高客流量分别达0.6万人次、2.1万人次。
吉林梨树科技小院的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后沙野,已经在四棵树乡三棵树村度过了七个夏天。白天,他和同学们一起在田间地头实验,夜间撰写科技小院日志,把科研和实践相结合,帮助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随着年初“鼓励年假与公共假期连休”政策的推动,选择“年假+五一”拼假的游客同比增长三成,提前两天出行、推迟两天返程的客流显著增加。
同程研究院分析认为,年轻人不仅关注旅行产品的实用性和性价比,更追求个性化体验以及社交属性,这些新需求也将催生年轻人旅游细分市场的新机遇。在住宿选择上,年轻人的首要考虑因素是“性价比”。数据显示,民宿成为年轻人旅行住宿首选,占比约四成;其次是相对标准化的经济型酒店,占比约三成;选择星级酒店的占比约两成。《报告》显示,年轻人预订酒店呈现显著的“短时高频、临期决策”特征,超七成用户选择当天预订酒店。
此外,郑州机场结合旅客出行需求,重点关注团队旅客保障,根据客流动态加开团队专柜、提供专人引导,让团体旅客出行更加便利,累计保障团队旅客超过2000人次。针对晚到旅客,机场增开了加急柜台,并为旅客提供“爱心小黄车”,实现了“点对点”快捷运送服务,全方位保障旅客顺畅出行。(完)
记者从会上获悉,论坛将于5月10日在上海举办。本次论坛主题为“青年与城市共成长”,聚焦青年创新创业全过程、全要素、全链条,设主旨演讲、年度发布、政策宣介等环节,同时首次举办“青年科创嘉年华”,营造上海创新创业良好生态,推动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
《报告》揭示了中国青年出游行为年龄分层、社交模式与时间规划的深层关联。数据显示,30岁-35岁青年以33.24%的占比成为出行主力,这一现象在经济发达地区尤为显著,上海、深圳、浙江、江苏、广州5省市构成了“30+出行高地”。总体来看,男青年比女青年更爱出去玩,男青年出游占50.61%,女青年出游占49.39%。一线城市成为“男青年旅行大本营”,其中,深圳男青年以59.59%的出游比例稳坐榜首,上海以58.41%位列第二,北京以57.81%位居第三。而重庆的女青年更爱出游,女性出行占比达到53.21%。有数数据创新实验室分析认为,当代年轻人出游画像映射出多元的社会文化图景。经济发达地区的“30+”群体对旅游品质有更高追求,更愿意将旅行视为重构生活意义的方式,与延迟婚育、逃离职场等社会心态深度交织。
今年“五一”假期期间,经拱北口岸来往内地与澳门的出入境人员大多以旅游购物、探亲访友为目的,举家出行、亲朋同游的旅客在客流高峰时段比比皆是。在珠海登上全国拥堵城市榜单第一的同时,作为全国客流量最大的陆路口岸,拱北口岸也解锁了近年来新的“流量”层级。
5月6日电 据文化和旅游部网站消息,文化和旅游部于5月4日晚印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深刻汲取教训,坚决克服麻痹思想,进一步加强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林剑:1975年5月,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同来访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委员会副主席索姆斯爵士举行会见,宣布中欧建交的决定,这是当时国际关系中的一件大事。50年来,中欧形成了强大的经济共生关系,年贸易额从24亿美元增长到7858亿美元,增长了300多倍,现在的一天就相当于从前的一年。双方在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多边协调合作。这些合作不仅为双方近20亿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也为维护世界稳定繁荣作出重要贡献。
此外,国网天津电力同步发布《五一假期天津地区电动汽车高速出行充电指南》,引导车主使用“e充电”APP规划行程,实时查看场站排队情况、充电提示及出行预测,助力绿色出行无忧。(完)
眺望群山环绕的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1085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在61所学校建立了支教点,他们用青春和热血践行着“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誓言。